第139章 弗拉德-《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页
基本稳定国内局势之后,穆罕默德二世开始着手应对国外威胁。
他将自己的文臣武将召集起来,制定了“先东后西”的策略,率军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向安纳托利亚高原进军,准备解决趁火打劫的卡拉曼人。
卡拉曼人这次学聪明了,没有一上来就跟奥斯曼打决战,而是化整为零,充分发挥突厥轻骑兵的优势,深入奥斯曼乡村劫掠袭扰,时不时袭击奥斯曼军队的补给线,一度让苏丹和诸位帕夏非常头疼。
1454年12月2日,奥斯曼大军进逼科尼亚城,试图从这里打开缺口。
然而,卡拉曼贝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大批精壮奴隶,建立起一支数目庞大的奴隶军团,又提前在科尼亚城囤积大量粮草军械,奥斯曼围城十数天,毫无进展。
大军在外久攻不下,士气低迷,国内的反叛势力沉渣泛起,穆罕默德二世无可奈何,率领部分军队回国稳定局势,剩余部队由执剑维齐尔马哈茂德帕夏统领,继续与卡拉曼人周旋。
马哈茂德帕夏深知自己兵力不足,无法继续围城,遂撤军离开,将城市周围洗劫一空后,消失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深处。
卡拉曼守军认为奥斯曼帝国兵力不足,撤军回返,顿时欢声雷动,高兴不已,易卜拉欣二世在卡拉曼城中大摆宴席,庆祝久违的胜利。
1455年1月3日,消失许久的马哈茂德帕夏突然率领小股精锐骑兵出现在卡拉曼城下,奥斯曼将士们从半干旱沙漠中绕出,直抵卡拉曼贝伊国柔软的腹地。
灰头土脸的奥斯曼将士憋了一肚子火,在卡拉曼城附近大掠一通,驱使平民冲击城市,旋即再次消失,只留下小股精骑继续袭扰。
正在卡拉曼城中饮酒取乐的公卿贵族顿时大为惶恐,尽管守军司令再三表示对方兵力不足且无攻城武器,首都卡拉曼城万无一失,慌了神的贵胄豪门还是逼迫易卜拉欣二世急命外围军队回返勤王,戍卫首都。
1455年1月5日,领兵在外的卡拉曼将领无可奈何,率军回援,马哈茂德帕夏沿途袭扰,烧毁粮仓,卡拉曼大军疲于奔命,始终无法抓住马哈茂德帕夏的主力精锐,士气逐渐低落。
卡拉曼主将几次向易卜拉欣二世痛陈利害,认为此举极为不妥,希望贝伊能够收回成命,可是这却反倒引起了易卜拉欣二世的怀疑,催促撤军的信件一封接着一封。
1455年1月15日,卡拉曼军队走走停停,终于抵达卡拉曼城附近,在城外的一片空地扎下营帐,士兵们苦战日久,好不容易看到了首都的城墙,顿时放松下来,倒头就睡。
马哈茂德认为时机已然成熟,亲自披甲上阵,率领精锐骑兵从托罗斯山脉中的藏身地冲出,夜袭卡拉曼大营。
精锐的卡皮库鲁骑兵只在一瞬间就冲垮了卡拉曼人仓促集结起来的防线,首当其冲的奴隶军团军心如潮水般瓦解,被奥斯曼骑兵驱赶着冲向后方,一座座营帐接二连三地失陷,卡拉曼两万余大军直接崩盘。
卡拉曼残兵鬼哭狼嚎地冲向首都,城墙上的守军心惊胆战地目睹了城外大军的崩溃,吓得双腿发软,说什么也不敢开门,听凭自己的战友惨死在奥斯曼人的马刀下。
是役,马哈茂德帕夏以四千精锐骑兵大破卡拉曼大军两万余,阵斩数千,踩踏失踪者不计其数,自身只损失骑兵千余人。
穆罕默德二世得知消息,大喜过望,将女儿嫁给马哈茂德,封其为战争元帅。
以劣势兵力直击敌军弱点,迂回包抄,来回调动敌军主力,精准把控最佳的决战时机,以四千破两万,“战帅”马哈茂德一战成名。
此战之后,卡拉曼贝伊易卜拉欣二世急忙遣使求和,将占据的奥斯曼城镇和俘虏的奥斯曼士兵一并放回,与苏丹签署协议,约定永镇藩篱。
白羊王乌宗哈桑见势不妙,从杜勒卡迪尔贝伊国撤军北返,亦与奥斯曼苏丹遣使修和。
特拉比松的科穆宁王朝亦步亦趋,将前几年欠下的税款一并奉还,厚礼卑辞以降,将君士坦丁堡的两位皇帝痛骂一通,请求苏丹的原谅。
穆罕默德二世携战胜之势,迅速平定了安纳托利亚,重新确定了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半岛的无上权威。
解决了东部边患后,初步恢复元气的奥斯曼帝国开始将目光重新投向巴尔干。
据情报,匈牙利国内矛盾重重,哈布斯堡家族和匈雅提家族近乎决裂,希腊皇帝又率军前往北非对付哈夫斯王朝,巴尔干半岛上最强大的两股基督教势力都抽不开手。
这是奥斯曼帝国重启巴尔干攻略的最好时机!
也即是使节团瓦拉几亚之行的起因。
长久以来,瓦拉几亚大公都是匈牙利国王的封臣,直到十五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得这个小国趁机独立,在两个大国之间反复横跳。
对于瓦拉几亚大公和诸位贵族而言,匈牙利和奥斯曼一个是异端,一个是异教,谈不上什么宗教情怀,基本上以尽可能保持独立为出发点,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选边站队。
1453年举行的巴尔干会议上,时任瓦拉几亚大公弗拉迪斯拉夫签署了协议,明面上站在了基督教同盟一边。
但在同时,他也对匈雅提家族收留弗拉德三世的举动非常不满意,几次三番要求他们将其交给自己,均被匈雅提拒绝。
于是,弗拉迪斯拉夫开始与当前势弱的奥斯曼帝国接触,希望穆罕默德二世能够保证自己的位置不被弗拉德三世重新夺去。
使节团这次前来的主要目的,就是与弗拉迪斯拉夫大公商讨具体的外交细节。
现在看来,应该是晚了。
使者摆摆头,从沉思中清醒,看着远方的路。
道路尽头,德拉库什城堡已经遥遥在望,弗拉德三世应该就在里面。
弗拉德三世……此人阴险狡诈,胆大心细,曾经被匈雅提家族背叛过一次,他的父亲就是被白骑士匈雅提所杀,不可能一直屈从于他们的淫威之下,可以试着谈谈。
“阿伽,那……那是什么?”
使者回头望去,只见一位随从神色惊恐万分,指着右边的平地。
“大惊小怪干什么,你——”
他顺着随从手指的方向望去,瞳孔猛地收缩,眼中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恐惧,仿佛看到了无尽的地狱。
一片由尸体组成的森林。
成百上千的尸体被插在高耸的木桩上,包括贵族和平民,老人和孩子。
他们的脸上的表情由于疼痛而无比狰狞,很难想象出在死前经历了怎样的磨难。
很显然,他们在活着的时候被尖木桩穿进身体,挂在这里,受害者会由于剧烈的疼痛而不断扭动,将自己的内脏和器官损坏殆尽,在极端的痛苦中缓缓死去。
使者终于清楚,为什么在这附近,尽是断壁残垣和一片废墟。
弗拉德三世在支持者的掩护下,悄悄溜回国内,直接在首都发动叛乱,没给弗拉迪斯拉夫反应的时机。
在内战中,这些人选择支持老大公,被弗拉德三世施以穿刺之刑,钉在此地,警戒来者。
“真主在上啊……”
使团众人喃喃自语。
“阿伽,还有……还有活人!”
使者循声望去,只见靠后的几排木桩上,还剩下一口气的受害者扭动着身体,口中吐出鲜血和内脏碎块。
“杀了……我……”
第(2/3)页